欢迎光临~东莞市玮之杰精机有限公司
中文站 英文站
 手机扫一扫

全国咨询热线
毛生:13712839961

新闻资讯

深圳流水线​分享之流水线工人下班后的真实生活

深圳流水线分享之流水线工人下班后的真实生活


很多人问我,下班后你都干嘛?

下班后都有什么精彩的业余生活?


然后我好认真的回想,流水线工人下班后,竟然只剩下了玩手机!


真的不是我下班后不愿意逛街,陪朋友,真的不是我不愿意多交朋友,只是人来人往,好不容易刚认识的朋友几天后却又离开了,我不知道有谁能陪我走过这段青葱水月。


手机是最好的朋友!



1.  

2015年2月,初中刚毕业的陈永庄第一次走出县城老家,她的落脚点是东莞大朗一家毛织厂。报到的第一天,被分到“粗剪”车间。


面对堆如山丘的毛衣半成品,眼明手快的年轻女孩拿起剪刀,不到一天把“剪线头”的活儿干熟了。但车间之外的日子,她花了一个月还没能适应过来。


“每天坐9个小时,一个人也不认识,特别想家,经常偷偷地哭”,小陈说,孤独是她一年中最大的感受。

她工作的这家厂有400多人,1至3楼是车间,食堂在4楼,再上一层就是员工宿舍,小陈和厂里男职工住在同一层,中间隔着一座平台。


厂里的宿舍条件比小陈初中三年住的集体寝室要好很多,墙上挂着新式空调,床铺背后一个4平方米大的独立卫生间。


尽管住宿环境好得多,小陈住着住着还是会怀念起在学校的日子。

“学校里吃饭睡觉再艰苦,每天都有一大帮同学嘻哈打闹着。

而这里,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”小陈说,除了手机,她在东莞没有真正的朋友。



2.  

5人住的宿舍里,与她年纪最接近的是一名来自江西赣州的女孩,84年出生,已是两个孩子的妈了;铺位对面住的安徽的潘大姐,今年43岁。


“她女儿都比我大2岁,听说已经结婚生小孩了”,说话间,小陈用手抓了抓自己酒红色的马尾辫。1个月前,她把黄色波浪大卷改成了现在的样子,这是她一年中换的第3个发型。


在女工宿舍,每个女孩都把自己的床位用布帘隔起来。帘子一拉,里面就围成了自己的密闭空间。


晚上下班回来,几个70后和80后的大姐讨论各自的老公和孩子,插不上话的小陈就躺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,塞着耳机不停地刷手机屏。


刚工作的这一年,她给自己买了两台手机,一款魅族,另一款苹果。


“一个打电话,一个上网,这样省话费”。

除了通话,小陈的手机通常只做两件事,QQ聊天和看爱情小说。

和很多十几岁的少女一样,小陈也是郭敬明的粉丝。


她生活的这片工业区,宾馆、餐厅、沐足随处可见,唯独找不到一家电影院。



3.   

东莞的工厂大部分都是一周休一天。

每到周日小陈就坐在床头不停地刷手机,直到傍晚眼睛释放出酸意时,她才会出去逛逛。


与年纪稍大点的女工不同,小陈不太留恋夜市和服装城,她最爱逛的是厂门口500米外的大润发超市:每次径直走向食品区,买一堆泡面、牛奶、薯片回来,她乐在其中。


”我真的特别能吃,有一次买了5罐可比克的薯片,2天就吃完了。“说起自己嘴馋时,小陈被自己逗笑了。


剪线头的工资不算低,每个月有3000至4000元的收入,她把生活费控制在1000元以内,其中将近三分之一的花销进入了大润发超市收银台。


这半年,小陈的生活行踪很单调,她甚至没走出过大朗镇,只去过几次溜冰场,和同事唱过一次K,最远坐了7站镇内公交到大朗西边一家工厂看望老乡。


大部分时间,她要么在车间,要么一个人宅在宿舍。这种“孤独”的状态曾经有所改变。


但没过1个月,女孩在隔壁厂找了个男朋友,很快就从宿舍里搬出去住了。

就这样小陈失去了来东莞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。


前两天小陈买了20日回广西老家的车票,她说她可能还会回东莞,但再也不想呆在原来的毛织厂。来东莞大半年,她没走出过大朗镇,一周上6天班,剩下的一天只能刷手机。


“孤独”是她这半年最大的感受!


小陈的经历是否和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一样,年轻的你是否还在迷茫人生的何去何从?


上一个:流水线设备​布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下一个:没有了
全国咨询热线

毛生:13712839961

客服3:

客服2:

客服1: